九游娱乐新闻
News
上美股份董事长兼CEO吕义雄宣布裁员计划,部分部门如客服淘汰率高达95%,以应对增长焦虑和实现运营科学化。
2.然而,上美股份本轮裁员计划主要在执行层,如客服,而非决策层,旨在让运营更高效。
3.韩束作为上美股份的核心品牌,在抖音平台表现出色,2024年成为抖音美妆护肤赛道年度冠军。
4.另一方面,上美股份对单一品牌过度依赖,营销投入过高,长期面临可持续性不足的隐忧。
5.随着AI技术的发展,电商行业部分岗位面临被替代的风险,如客服、内容创新等部门。
春节后开工第一周,上市公司董事长制造了第一个“大新闻”,让一众打工人瑟瑟发抖。
2月6日,社交媒体开始流传一份公司内部聊天记录截图。图片显示,上美股份董事长兼CEO吕义雄对各部门下达裁员比例,要用AI替代人工,个别部门如客服淘汰率高达95%。
之后,吕义雄在朋友圈澄清:“我们公司不是要裁员,今年上美总体人数会增加 800 人,总部人员在今年年底会达到 2700 人。只是有些地方加人,有些地方减人,让运营更科学化,更有效率。”
即使当事人澄清了裁员传闻并宣布增员计划,但据聊天记录中的AI替代策略,部分岗位因工作性质(重复性、规则化),仍然是受影响最严重的领域。从公开信息来看,高收入、知识密集型岗位可能面临AI冲击,但上美股份本轮的裁员计划在执行层(如客服)而非决策层。
作为国产美妆护肤品牌的头部选手,韩束在过去两年表现出超强的爆发力。据蝉妈妈统计,韩束2024年在抖音平台的累计GMV近75亿元,同比增长超过124%。
业绩大涨,创始人对外的姿态也是雄心勃勃。蛇年大年初一,吕义雄发表的新春贺词显示,“很感动的是看到越来越多的员工加入公司,一起摸索、突破,一起推动中国美妆的进步......真正做到了讲正理,走正道,行正事,做正人。”
他还提到,“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,组织驱动是企业的核心竞争面,重视每一个人才是重要的企业文化,优待超级人才,平待一般人才。” 此番突然宣布裁员,想必会让很多员工一头雾水。
在高增长的势头之下,上美股份2025年开年第一个大动作为何是裁员?如果裁员计划如期实施,哪些岗位是最岌岌可危的?
2021年上半年,上美股份开始重仓直播渠道,调整组织架构,成立了直播相关部门,加速培养主播、打造主播IP。7月,因与劣迹艺人吴亦凡解约,韩束在淘宝的直播间迅速出圈,成为流量中心。
2022年,上美股份业绩下滑,营收同比下降26%,盈利下降56%,旗下品牌(韩束、一叶子、红色小象等)销售额跌幅均超20%。因此,吕义雄决定把重心转向抖音。据财报电话会议透露,这一决策主要是因为上美方面认为天猫的难度更高,而抖音的市场前景较大,因此全力押注抖音。
2023年,重仓抖音的韩束,用对了3个法宝,一是达人分销,二是短剧营销,三是爆品策略。
彼时,韩束瞄准了最时髦的流量载体——短剧,和6位达人合作了22部定制短剧,在其中植入“韩束红蛮腰”礼盒,为品牌带来了75亿+曝光,同时韩束和多位头部电商主播(如:贾乃亮、小杨哥等)合作带货,取得了非凡的成果。399元套盒产品本身“便宜大碗”,再加上添加专研抗老成分“环六肽”,让达人有故事可讲,同时和国际大牌做出了价格差异,从而引得了大量抖音用户的争相购买。
2023全年,韩束累计GMV达到33.4亿元,成为抖音美妆赛道年度冠军,其中红蛮腰礼盒占据了品牌销售额近八成的份额。
2024年,除了继续找头部主播和有潜力的中腰部主播带货、做好品牌自播外,韩束还尝试了和明星主播共建账号,比如@贾乃亮国货美妆馆、@畅姐和她的韩束姐妹团、@黄宥明护肤严选 等。2024年“双11”期间,这些账号为韩束的GMV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,多个账号在双十一周期内实现了2000万元+的销售额。
到2024年底,韩束依然稳坐了抖音美妆护肤赛道的第一把交椅,以近75亿元的GMV成为年度冠军。
即使核心品牌韩束在过去一年延续了往日荣光,翻倍增长,稳居抖音美妆护肤赛道第一,但上美股份的弊病也一直存在。
一方面,高度依赖单一品牌,忽略了其它品牌。近几年来,上美股份将核心力量和资源都投注到了韩束身上,而对旗下其它老品牌(比如:一叶子、红色小象)缺乏关注,老品牌销售额一路走低。财报数据显示,2019年-2023年,一叶子的营业收入分别是10.51亿元、10.07亿元、8.31亿元、5.3亿元、3.57亿元;红色小象的营收分别是5.17亿元、7.66亿元、8.71亿元、6.55亿元、3.76亿元。
另一方面,用高营销换取高增长、高举高打就是韩束的商业模式。由此就呈现出对单一渠道过度依赖、营销投入过高的问题。
2024年上半年,上美股份共取得35.02亿元营收,同比增长120.7%。其中营销费用为16.9亿元,增长169.2%。对比珀莱雅48.08%的营销费用增速,韩束投放的加码惊人,每卖出1元,需要投入营销费0.5元,整体11%的净利润率偏低。
一旦营销投入减少,业绩增长放缓的结果就随之而来。据《青眼情报》统计,韩束2024年第一季度的抖音GMV约为20.07亿元,对比财报披露的韩束2024上半年的抖音渠道GMV(34亿元),说明其第二季度GMV不足14亿元,环比下跌3成。
用营销推广来驱动销售增长,这在短期内提升了收入和利润,但长期就会面临可持续性不足的隐忧。据《澎湃新闻》报道,已有机构投资者对这种过度依赖营销的模式表示了担忧。
2025年1月以来,DeepSeek持续刷屏,还登上了苹果中国区应用商店免费榜第一。各行各业的人开始使用DeepSeek解答问题,AI的搜索和信息整合能力又一次惊艳了朋友圈。
吕义雄会发出“多个岗位大裁员”这样的信息,似乎也不足为奇了。毕竟,主动拥抱变化、持续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。在增长焦虑面前,即使是头部选手,依然会想方设法“开源节流”,裁员是最容易看到成果、效率最高的一种选择。
于是,我们看到,今年2月,上美股份突然宣布大量裁员,个别部门淘汰率甚至达到95%,这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,增长焦虑是症结所在,也是很多企业共同的难题。
在美妆行业里,不只是上美集团,国际美妆巨头也在裁员。例如,雅诗兰黛2月4日晚间公布了2025财年第二季度(2024年9月30日至12月31日)业绩报告,净销售额下滑6%至40.04亿美元,净利润亏损5.8亿美元,去年同期净利润则为5.74亿美元。
雅诗兰黛宣布将加速推进“PRGP”(利润恢复与增长计划),该计划包括“重组计划”和流程简化等措施。作为企业重组计划的一部分,雅诗兰黛集团表示将裁减5800至7000个工作岗位,以期在新任首席执行官的领导下重振销售增长。据了解,这是雅诗兰黛集团近10年来最大规模的裁员计划。
根据公开信息,上美股份本轮裁员中首当其冲被波及的是以下四个部门,它们也是常规意义上被AI威胁饭碗最为明显的泛电商从业者:
“裁员率高达95%,仅保留5%能与AI协同工作的人员。” 吕义雄还提到需“取消键盘”,表明客服可能通过语音或鼠标与AI交互,进一步弱化人力需求。
AI能通过自然语言处理(NLP)和机器学习技术,24小时处理常见问题(如产品规则介绍、退货、物流查询等),显著降低人力成本。像是简单的退款流程已实现自动化,在促销高峰期AI客服也能高效应答,不知疲倦。
“淘汰率80%,仅留20%能用AI的人员”,且要求“一个团队完成20个团队的活”。
文案撰写、图片绘制、视频输出等任务易被AI辅助。比如,AI可通过“文生图”“图生图”技术生成高质量产品图,逐渐替代传统摄影团队的部分工作。但内容战略、长内容制作等工作仍需人力主导。
在相关从业者的讨论中,内容创新和新品创新部门裁撤的消息引起了更多关注。这不难理解,以往我们可能会认为,AI无法取代创意工作,但创意部门也要被裁掉70%-80%的人员,这难免有些耸人听闻了。
不过,仔细想来这并非不能实现。AI能否抢走真人的饭碗,主要看其工作内容,是不是相对容易被“标准化”和”流程化”。AI可以完成重复性更高的动作,但核心创意还是需要人的把控和判断。
去年4月,特步集团创始人的二女儿、CEO助理丁佳敏就在抖音发布过一条视频,拍摄了自己的一日AI设计师体验过程。在视频中,AI可以基于需求,来做楦型建模,并测算单鞋的成本,并快速产出成品。
值得注意的是,视频结尾,丁佳敏还提到,“AI会给大家带来不同的灵感,能更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材质放在鞋子上面的搭配效果怎么样,不用真的去打样出来,AI只是灵感发散,他没有办法完全地去替代设计师的工作。”
针对内容创新和新品创新部门,上美集团怎么取舍、如何定调,也是值得关注的话题。
“计划淘汰50%的员工,仅保留20%能熟练使用AI的人员。” 法务工作中的合同审核、法律文档检索等规则化任务易被AI替代,法律行业自动化任务比例达44%,与该部门裁撤比例吻合。
经济大环境增长放缓后,寒气无一例外地传导给到了千千万万的从业者。当互联网红利逐渐消失,品牌自然增长遇到瓶颈之际,降本增效成了绝大多数企业的共同选择,AI在这之中被品牌视为得力帮手和救命稻草。但AI到底能多大程度地影响、改变、颠覆电商行业?还是一个需要长期观察的命题。
[1]财报解读|上美股份销售费用率再创新高,炸裂的半年报背后藏隐忧.潮新闻
[3]疯了?这家公司计划只保留20%能用AI的人,还要取消键盘.三言Pr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