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游娱乐新闻
News
金灿灿的花海扮靓了乡村田野,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“金色产业”;朵朵金菊,尽情绽放,更照亮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……时下,农安县上亿株万寿菊迎来采摘季,一个以特色产业激活乡村内生动力、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生动实践,正伴随着万寿菊的馥郁芬芳,结出越来越丰硕的果实。这几天,农安县合隆镇公路两侧和空闲地内一片繁忙。金黄色的万寿菊迎来采收高峰期,村民们穿梭于花田间,熟练地采摘成熟饱满的花朵,满载“金黄”的三轮车驶向镇里的收购点,现场一片欢声笑语。万寿菊不仅极具观赏价值,还有丰富的药用价值,能清热解毒,其所含的叶黄素可用于制作化妆品和食物添加剂,市场前景广阔。家住农安县开安镇万来村七社的潘得福这几天比较忙碌,每天起早贪黑采摘万寿菊。他早上5点起来,开着三轮车4人一组采摘万寿菊,3个小时就可以采摘万寿菊上千斤。短短几天他就挣了500多元。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党支部书记武兴亮介绍,这些金灿灿的万寿菊是该村增收致富的“黄金产业”。今年,合隆镇万寿菊种植面积显著扩大,已形成规模化特色农业。从今年4月开始,万寿菊进入移栽阶段,7月迎来花期,每10天就可采摘一茬,一直持续到10月。农安县合隆镇战家村的村民表示,他们主要采摘公路两侧万寿菊,每天早上采摘几个小时,然后将采摘好的万寿菊用三轮车拉到回收点。农安县合隆镇万寿菊特色产业孙家窝堡收购站负责人沈永强介绍,这个站点建于2024年4月份,现在每天收购在100吨左右,目前已收购500多吨,在收购站晾晒25天到一个月左右,陆续送到万寿菊生产基地,然后将它加工成颗粒,再转送到集团总部。据了解,万寿菊不仅是观赏性花卉,更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,其富含的叶黄素等成分具有抗氧化、保护视力等功效,是制药、保健品及饲料添加剂等领域的重要原料,市场需求稳定。农安县合隆镇合心村依托万寿菊种植,既盘活了土地资源,又为村民搭建了在家门口增收的平台,成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。近日,农安县烧锅镇各村田间地头热闹非凡,连片的万寿菊迎来首轮采摘季。阳光下,金灿灿的花瓣随风起伏,农户们穿梭花丛中忙碌采摘,共同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丰收画卷。为保障采摘工作高效推进,农安县烧锅镇党委早谋划、细部署,打出助农“组合拳”。党员干部带头深入田间,手把手指导农户掌握采摘技巧,明确“茎长度、花朵饱满度”等核心标准,从源头把控鲜花品质。同时,精准协调采收人力与运输车辆,最大限度减少中间损耗,让农户的辛勤劳作快速转化为沉甸甸的收益。这片金色花海不仅是乡村颜值的“加分项”,更是百姓增收的“钱袋子”。农安县烧锅镇发展万寿菊种植,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、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。规模化种植万寿菊,不仅能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资源,还能带动周边劳动力就业,让“小菊花”真正变成助农增收的“黄金花”。农安县巴吉垒镇以万寿菊为笔,描绘出一幅产业兴、乡村美、农民富的生动画卷。规模化种植与科学化管理的紧密结合,让昔日的农闲地和庭院变成增收的“聚宝盆”,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蓬勃的“花色”动力。在巴吉垒镇李家围子村,一株株万寿菊花争艳开放,村民们曾经用汗水浇灌着致富梦想,开启“花经济”发展新征程。农安县巴吉垒镇李家围子村党总支书记华正吉说,今年村里栽植万寿菊27万株。为打造完备的万寿菊产业链条,巴吉垒镇农业技术站创新服务模式,组建两支专业技术指导小队,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。技术员们深入各村,累计开展30余场“面对面”的现场教学,手把手传授农户从栽植到养护的关键技术,为产业兴旺筑牢科技根基。该镇巧妙推行“集中连片+分散种植”模式,双轮驱动扩大产业规模。一方面整合资源形成连片种植区,提升规模效益;另一方面,充分盘活资源,积极动员脱贫户和一般农户,利用村庄公共空间及自家庭院见缝插绿,栽下“致富花”。目前,全镇19个行政村已实现万寿菊栽植全覆盖,累计栽植505万株,总面积达112万平方米,金黄的花朵不仅装点了村庄,更成为驱动经济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协同并进的新引擎。据了解,农安县依据全县“两大两强三基地”农牧业发展新格局,将万寿菊种植规模从去年的8000万株增长至今年的1亿株,围绕“扩规模、提质量、保增收”目标,依托万寿菊特色产业,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,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。同时,农安县打造44个“高质量发展万寿菊特色产业示范村”,通过典型示范带动,激发群众栽植万寿菊的积极性。同时,农安县农业农村局在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管方面建立了“三位一体”保障体系。一是“技术护航”,组建专家团队在移栽期间全程驻点指导,保证栽植质量。二是“层级督导”,县乡成立两级万寿菊巡检组入乡入村巡查督导,对存在弃苗、低效种植等问题督导整改。三是“兜底收购”,组织参与种植的群众与企业签订种植回收协议,确保菊花“种得出、卖得掉、收益稳”。目前,农安县22个乡镇种植万寿菊,经济效益非常可观,且万寿菊花期长、管理简单。目前,万寿菊已成为当地调整农业结构、助农增收的重要作物。这一稳固的产业链条,不仅让“小菊花”成就“大产业”,更悄然改变着乡村风貌,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取代了昔日的闲散,房前屋后整洁有序,金菊花海更成为生态旅游的新亮点。一幅产业兴、环境美、人心齐的“和美乡村”画卷正徐徐铺展。